- 2014年第10個中國航海日活動(日照) 展覽概況
-
“航海日”是由政府主導、全民參與的全國性的法定活動日,既是所有涉及航海、海洋、漁業、船舶工業、航海科研教育等有關行業及其從業人員和海軍官兵的共同節日,也是宣傳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識,增強海防意識,促進社會和諧團結的全民族文化活動。
2005年7月11日是舉世聞名的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,國家決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“航海日”,7月11日成為中國“航海日”的生日。 中國是世界航海文明的發祥地之一。鄭和下西洋,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87年,比達伽瑪繞過好望角早98年,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。鄭和是世界航海先驅。鄭和航海所蘊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國界,成為世界文化遺產。 一位參加慶祝活動的業內人士表示,所有舉辦航海節的國家在紀念日的選擇背景方面,都沒有中國鄭和七下西洋這麽偉大、這麽有重大歷史影響、這麽對人類航海有重大貢獻。 台灣地區把7月11日也定為“航海節”。交通部認為,海峽兩岸在同一天慶祝節日,必將成為聯結兩岸華人的感情紐帶,同時,還將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和經貿交流,有利於實現“三通”,推進祖國的統一。 我國是海洋大國、航海大國,我國有300多萬平方公裏的藍色國土,有1400多個港口和21萬艘運輸船舶。我國外貿進出口物資90%由海運承擔,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國。航運、港口、漁業、造船、海洋石油開發等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國家設立“航海日”活動的過程如下: 萌芽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,在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時,交通部、外交部、文化部、農牧漁業部、國家海洋局、中國科協、海軍司令部、中國社會科學院、中國海員工會、中國航海學會等十個單位,就聯名向國務院和全國人大提出將鄭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——7月11日定為“航海節”的建議,得到國家有關方面的關註。 2001年4月,中央決定以“熱愛祖國、睦鄰友好、科學航海”為主題,開展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,並成立了由交通部牽頭的籌備領導小組。 孕育 2003年起,江蘇太倉市連續舉辦了兩屆“中國太倉鄭和航海節”, 太倉是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。 2003年,上海市航海學會倡議創辦“上海國際航海節”。 2004年,北京“兩會”期間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遠集團黨組書記張富生和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海事局原局長劉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設立“航海節”的建議和提案,呼喚中國航海界盛大節日的早日到來。 2005年,航運界三大集團——中遠集團、中海集團、長航集團的百名船長聯合簽名建議,將7月11日設立為“航海日”。他們在建議書中說:當我們在異國他鄉作為“外國人”參加別國航海節時,更盼望有我國自己的“航海日”。 誕生 2005年3月,全國政協委員,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,福建省科技廳副廳長林嘉騋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遞交提案,建議將鄭和下西洋首航紀念日7月11日定為中國航海節的法定日“航海日”。 2005年4月,國務院批準7月11日為“航海日”,作為國家的重要節日固定下來。同時也作為“世界海事日”在我國的實施日期。以後每逢7月11日,從政府到民間,都要予以慶祝。
- 2014年第10個中國航海日活動(日照) 活動內容
-
本屆活動舉辦城市:
日照因“日出初光先照”而得名,地處山東半島南翼,是一座新興的海港城市、海濱生態旅遊城市。日照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深厚,是“龍山文化”的重要發祥地,4000多年樹齡的“天下第一銀杏樹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“古生物活化石”。日照環境優美,旅遊資源豐富,擁有“藍天、碧海、金沙灘”的自然風光,大氣、海水、淡水質量多年均保持國家一級標準。日照建有世界一流、亞洲領先的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,已成功承辦多項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,“水上運動之都”已經成為日照靚麗的城市名片,並形成“三億綜合大港、臨港產業基地、陽光度假海岸、水上運動之都、生態宜居家園、大學科技園區、濱海文化名城、北方綠茶之鄉”等城市特色品牌。 日照港口優勢突出,擁有石臼和嵐山兩大港區,現有生產性泊位50個,泊位等級達到30萬噸,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。2013年,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3.18億噸,其中鐵礦石進口量、鎳礦、木片、木材、大豆吞吐量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。依托港口優勢,日照臨港工業快速崛起。以鋼鐵、石化、汽車及零部件、海洋裝備、漿紙印刷、糧油加工、木制品加工等為基本框架,初步形成了日照特色的臨港工業體系。2013年,臨港38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58.07億元,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50.8%。全市進出口總值330.39億美元,比上年增長30.6%。
|